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

聽雨

「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。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雲低,斷雁叫西風。而今聽雨儈廬下,鬢已星星也。悲歡離合總無情,一任階前,點滴到天明!」前夜下了一場雨,滴在遮陽板上,擾人清眠,想起雨打芭焦的詩境,那己是多年前在鄉下,少不更事時的回憶。兩者意境當然雲泥難比,更多的是悵望千秋一灑淚的感受。

一寸光陰一寸金。這是少年時朗朗上口的話,但當時還真是有口無心,不但無法體會歲月的流失,有時尚有恨不得決點長大成人的幻想。其後側身黃埔,披星戴月,更無心思於此種細膩的感觸,青春少年就此再見,當然也沒有聽雨歌樓上的韻事了。再其後,經歷了那場春夢,猛回首,竟己到了聽雨客舟的尾聲。那日,與大姐談起少年住事,才發覺那些彷彿昨日的勝事,竟己是昔年的滄桑史,才驚悸到歲月的流星一閃!

看似沒有生機的自然景象,其實是姿韻橫生,生機無限的。大自然隨著不同的節令而有不同的絕妙寫照,更隨著心情的飛舞而譜出殊異的樂章。

啊!大自然有春夏秋冬,人有悲歡離合,把人的七情六慾溶入其中,自然就化育出不同的味道,滿園芳菲與西風落葉不正是人生的繽紛?所以「一任階前,點滴到天明」的自在,與「聽雨歌樓上」的繁華同樣令人餘韻流連?

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倪振金於古風草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